2025年7月安葬吉日宜忌速查表
(农历六月至闰六月初)
| 公历日期 | 农历日期 | 冲煞 | 宜忌重点 | 特别注意事项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7月2日 | 六月初八 | 冲虎(煞南) | 宜安葬、出行、祭祀 | 属虎亲属回避;吉时选辰时(7-9点),利引贵人 |
| 7月4日 | 六月初十 | 冲龙(煞北) | 宜安葬、嫁娶、动土 | 山地墓穴优先;北方勿动土 |
| 7月9日 | 六月十五 | 冲鸡(煞西) | 宜出殡、安葬、祈福 | 属鸡者勿捧遗像;午时(11-13点)阳气足,利镇阴气 |
| 7月12日| 六月十八 | 冲鼠(煞北) | 宜破土、安葬、谢土 | 属鼠人勿近墓穴;闭日防土气外泄,临水墓地慎用 |
| 7月15日| 六月廿一 | 冲兔(煞东) | 宜移柩、安葬、扫舍 | 三煞位在东方,动土避开此向;高寿者尤宜 |
| 7月21日| 六月廿七 | 冲鸡(煞西) | 宜安葬、破土、纳财 | 非正常身故者可选,配黑曜石避煞 |
| 7月26日| 闰六月初二 | 冲虎(煞南) | 宜合寿木、安葬、立碑 | 家族财运日;申时(15-17点)忌封土 |
| 7月30日| 闰六月初六 | 冲马(煞南) | 宜安葬、破土、祈福 | 地官赦罪日,减业障;骑马、属马者勿送殡 |
挑日子事儿,得讲究“天时配人合”
老话说“入土为安”,可“安”字背后门道不少。2025年7月正处农历六月尾、闰六月头,天气燥热,阳气旺,选日子更得看准三个关键:
1. 黄历标注是基础
“宜安葬”仨字必须得有!像7月2日、12日种黄历明写宜安葬的,就是老天爷给开的绿灯。可别光看日子吉利就完事——冲煞也得盯紧。比如7月2日冲虎,家里要是有属虎的,捧遗像、填土类活儿就得换人,不然犯冲,老人说“魂不稳”啊。
2. 时辰比日子更要紧
“吉日撞凶时,白忙活一场!”话风水师傅常念叨。哪怕挑了7月15日种三合日,要是大中午(11-13点)下葬,阳气太盛反而冲撞阴灵。辰时(7-9点)最稳妥,露水未干,地气柔和;申时(15-17点)金气旺,镇得住煞气。
3. 天气也得插一脚
您瞅去年李家庄那档子事:本来挑了7月24日吉日,结果暴雨冲了墓坑,临时改期犯了重丧忌,后来连做三天法事才平息。所以啊,提前看天气预报!像7月中旬那几天(12-15日)通常少雨,土不黏手,封坟也顺。
些忌讳踩中了,神仙都难救
咱老百姓办白事,图的就是平安顺当。可有些雷区千万躲开——
像7月26日冲虎煞南,属虎的亲戚别往墓穴南边站,实在避不开?简单:兜里塞块白玉佩,或者用红布包一撮糯米压棺角,叫“金不换煞”。
金属刀剑、镜子千万别塞棺里!容易引煞气缠身。要放就放五谷袋(青豆、红粱、白米、黑芝麻、黄小米),寓意五福接地气。
真实案例:王家屯那场“重丧劫”
去年七月的事儿,现在提起来王家老三还后怕。他家老爷子属马,2023年腊月没了,儿子急着办事,挑了2024年7月20日(冲马煞南)下葬。结果属马的老爷子葬在煞南位,长子又属马——犯了双重冲煞。
刚过百日,老太太突然中风跟着去了。村里直跺脚:“叫‘骑马上刀山’,煞气穿心啊!”后来请人做法,把坟迁到坐北朝南向,新挑了丙申日(金生水)重葬,棺底垫杉木片隔地煞,总算安生了。
教训:家里有属马、虎、鼠的,2025年7月要特别避开冲煞日(看表↑)。万一非用凶日不可?土法子也能救——下葬前撒朱砂粉绕墓三圈,或者用桃木钉钉在墓穴四角(别用铁钉!)。
老师傅的私房话
1. 闰月下葬真不吉?瞎说!
2025年闰六月,有些小辈慌:“闰月不安葬!”其实闰月反是福——多一个月令,地府不销账,逝者能“蹭”些阳间福泽。像7月26日(闰六月初二)种司命黄道日,妥妥旺子孙。
2. 骨灰盒别瞎摆
火葬的越来越多,可骨灰盒入土时辰更得掐准!超过百日得重新择日,盒底垫金箔纸(仿“金井玉葬”),尤其玉石盒别选申日下葬,金克玉,损财气。
3. “热葬”小妙招
七月天热,怕遗体腐得快?上山前在灵车顶盖片青竹席,棺内放檀木屑+干艾草,能压味避虫。记住别用冰!冰属阴,寒气锁魂难超生。
您可能还想问...
❓“实在避不开凶日咋办?”
——试试压棺三件:棺头放青石(镇煞),棺尾埋陶罐(聚阴),封土前撒五色土(保平安)。
❓“下葬后总做噩梦?”
——门口挂桃枝七根(别削皮!),连续七晚在西南角点白蜡烛(19-21点),引魂归位。
❓“吉日当天突然暴雨?”
——立刻停仪!用红布篷遮墓穴,等雨停补烧九张黄纸(写逝者生辰),叫“问路钱”。
挑日子事儿吧,说到底是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。咱把该避的避了,该做的做了,心里踏实,比啥都强。份2025年7月安葬吉日宜忌速查表您收好,遇事不慌,顺顺当当送亲人最后一程。
(注:各地习俗或有差异,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当地阴阳先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