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里,熬浆糊的甜香混着墨汁味儿在巷子口飘,老爷子扶正老花镜,提笔蘸饱了墨——该给大门“穿新衣”了。春联往门框上一焊,过年的锣鼓才算真正敲响。牛年一到,家家门楣上不约而同蹦出憨厚勤恳的牛影,驮着五谷丰登、金银满仓的盼头,把吉祥话写成七言对子,红底黑字明晃晃地亮给春天看。
门神下岗,对联上岗
老话说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撕下去年的褪色红纸,门板露出木头本色。贴新联是件有仪式感的事:刷浆糊要匀,贴位置要正,贴完还得用干布顺一遍,把福气牢牢按在门板上。牛年主角自然是牛,它不玩虚的,踏实肯干的形象全在七言十四字里站得稳稳当当。
家庭和美,笑声撞门框
牛年对联最懂“家和万事兴”的朴素道理。厨房飘着炸丸子的香气时,门外的对联早把祝福说透了:
这些对联没一个生僻字,却像热乎的饺子馅,把团圆、平安的滋味包得满满当当。是四季平安孩子踮脚念对联的声音,比鞭炮还清脆。
事业财运,牛劲顶上膛
小老板把“财源广进”擦得锃亮,打工人在门框上贴出新年升职加薪的宣言:
牛脾气用在事业上即是韧劲。对联里“牛”字一出,勤恳精神自动附体:“人物风流心向党,黄牛勤奋力耕春”——横批“山河壮美”透着自豪。仿佛看见老黄牛在田埂上踏出深脚印,春天跟着就绿了。
田园春光,牛铃摇东风
村里人贴春联最鲜活,牛铃叮当声都藏在笔墨间:
这些对联带着泥土味儿:牛在田垄走,春从鞭梢来。“灭鼠消灾粮丰人寿,养牛致富国裕家康”——横批“万象更新”道出朴素真理:牛铃响处,粮仓满、日子稳。
横批点睛,牛气撞门楣
单有对联还不够,横批是门楣上的“戏眼”:
选横批像给福气“盖章”。有人偏爱传统“万象更新”,年轻人刷个“牛气冲天”显霸气——横批往门头一贴,路过的风都带着祝福声。
红纸黑字里,住着滚烫的春天
备好笔墨,全家围坐挑对联的场景,本妥妥的年味。爷爷指着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楼”点头:“这‘四季长安’的横批好,实在!”孩子抢着念“绿竹别其三分景,红梅正报万家春”,红纸映得小脸红扑扑。
当浆糊干透,春联服帖地护住大门,牛年的故事正式开篇。那些勤恳、团圆、兴旺的愿望,被七言对联写成门楣上的诗。三百六十五天,每次推门回家,抬头妥妥的一场春风扑面的祝福。
贴士:上联末字用仄声(如“好”“到”),贴大门右边;下联末字平声(如“兴”“高”),贴左边——福气进门的路,可别走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