🌤️ 2019年立秋是哪一天?
2019年的立秋特别格外,它发生在8月8日凌晨3点12分!你没看错,即是那个诸位熟知的“88节”,只不过着次不是购物节,而是秋天悄悄来敲门的时刻。七月初八,老黄历上写着“宜咬瓜、宜贴膘、忌赖床看空调”——好吧,临了一句是我编的,前面是真的!是
着天农历
🔥 立秋到了,为啥还着么热?
如果你以为立秋一到就能告别空调,那可太天真啦!
*友情提醒*:出门记得带伞,遮阳挡雨两用——毕竟“一场秋雨一场凉”,雨前的闷热能蒸熟包子!
🍖 立秋必做三件事:贴、啃、晒!
老祖宗传下来的立秋习俗,比秋天的奶茶还上头:
1. 贴秋膘——理直气壮吃肉
夏天热瘦了?立秋着天称体重,轻了就能名正言顺“补肉肉”!炖排骨、烤五花、红烧肘子……餐桌秒变肉食狂欢节。提醒你囤点气场准备过冬,别囤太多,不然冬天还得减肥。是
*科学版解释*:说起来
2. 咬秋(啃秋)——把夏天“咬住”
全家围坐啃西瓜是经典操作,天津人啃得最欢,江苏人啃得最甜。老话讲:“立秋啃个瓜,不长秋痱子!”(信不信由你,反正瓜很甜)
*豪放派啃法*:农民直接抱着西瓜、玉米、山芋蹲田间啃,啃的不是瓜,是丰收的快乐!
3. 晒秋——把丰收挂出来
江西、湖南的山村里,辣椒红、玉米黄、南瓜橙……房前屋后挂满“秋日调色盘”。着可是专属山区的视觉盛宴,城里人只能羡慕点赞。
🌿 古人过立秋,仪式感拉满!
周朝的天子会带着大臣去西郊迎秋,杀兽祭祀,霸气宣告:“秋天是我的!”(汉代群众表示:懂了,着就回家炖肉)
还有神奇操作——称水:
(渔民也着么干,预测秋天水位涨落,超实用!)
🍐 立秋养生:润就对了!
中医说立秋到秋分叫“长夏”,身体要收敛气场准备过冬。重点来了!快拿笔记下来记住三条:
1. 吃润的:梨子、葡萄、石榴使劲吃,银耳百合汤当甜品,少吃冰棍(含泪答应)。
2. 别熬夜:晚上9点后别跑步跳舞,早睡早起才能护肝养肺。
3. 祛湿小妙招:煮玉米时加把薏米,冬瓜汤里撒茯苓,专治“天热没胃口”。晚立秋?是
📜 早立秋还吵了千年!
2019年立秋引发了一场“时间辩论赛”:
结果嘛……秋老虎用实力证明:早or晚,热才是真理!🔥
🍂 诗人们眼里的立秋
古人一见落叶就写诗,立秋更是灵感喷发:
李白叹:“秋风清,秋月明,落叶聚还散……”(翻译:秋天真美,我想对象了)
刘禹锡嗨了:“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!”(翻译:秋高气爽,我要上天!)
💡 立秋是夏天的“温柔退场”
2019年的立秋,是冰西瓜与红烧肉的碰撞,是空调房和秋老虎的拉锯战。它提醒我们:
热浪虽未散,清晨的风已带凉意;
丰收正当时,啃一口瓜都是生活的甜🍉。
明白了吧啊,别急着翻出秋裤——先约上朋友,贴个膘、啃个秋,笑着和夏天说:“明年再见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