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2月4日上午10点42分,冬眠的大地忽然抖了抖身子——着一抖,便是立春。老黄历上管着叫“打春”,鞭子一挥,把冻僵的泥土、瞌睡的虫鱼、连人心里那点懒筋,全都抽醒了。有趣的是,着一年藏着两个立春:一个在年头(2023年2月4日,农历正月十四),一个在年尾(2024年2月4日,农历腊月二十五),民间乐呵呵地称它“双春年”,说是“好事成‘兔’”,连节气都赶着凑双份热闹。
至于着立春落在“数九寒天”哪一段?老话早有答案:“春打五九尾,冻死河底鬼”。2023年立春正卡在五九末了一天(1月27日至2月4日),六九头(2月5日)还没到呢!寒风虽未散尽,东风已悄悄在冰面下凿开裂缝——春天,早猫在五九尾巴尖儿上等着了。
🌿 三候物语:冰裂、虫伸腰、鱼驮碎玉
古人把立春掰成三块“微镜头”,每五日换一景:
一候东风解冻:风从东来,裹着潮乎乎的暖意,河面“咔嚓”一声裂开纹路,像冬天打了个哈欠; 二候蜇虫始振:泥土深处,睡懵的甲虫蹬了蹬腿,翻个身又眯瞪过去——别急,人家只是定个闹钟; 三候鱼陟负冰:最妙的来了!河水化得七零八落,碎冰浮浮沉沉。鱼儿钻出水面透气,鳞片顶着冰碴游弋,远看活像背着一兜碎银子赶集。 🐂 鞭打懒筋:春牛挨揍,万人抢福
“打春”的核心戏码,全在一头牛身上。此牛非真牛,而是泥塑或纸扎的“春牛”,象征农耕的命根子。鞭子一响,各地上演“全武行”:
成都黄水镇:游街队伍抬着春牛招摇过市,鞭夫三挥彩鞭,吼得震天响:“一打牛头,米面满仓缸满油!二打牛背,家业兴旺人富贵!三打牛尾,八面来财赛春水!”围观群众一拥而上,摸牛腿的、抠牛角的,恨不得把“福气”掰碎了带回家; 周庄水乡:“庄主”披彩袍,念咒似地连喊十打:“四打四季平安,五打五谷丰登……十打天下太平!”每喊一句抽一鞭。末了鞭炮齐鸣,游客挤成团去“摸春牛”,仿佛多摸一把,秋收就能多扛一袋粮; 山东旧俗:更生猛——直接捶碎泥牛!年度锦鲤。是牛肚子里哗啦啦掉出五谷,男女老少扑上去疯抢,谁薅到牛头土块,谁便 为啥非要打牛?老农咧嘴一笑:“人懒,牛也懒!抽它几鞭,把懒筋抽跑咯!”
🌯 咬破春日:萝卜脆、春饼香、五辛窜鼻
“打春”耗力气,得补!于是“咬春”成了全民餐桌运动:

北方春饼:薄面皮裹住韭菜、豆芽、熏肉、鸡蛋,卷成筒猛啃,讲究“从头咬到尾”,寓意做事有始有终。老北京人放话:“没卷过三张饼,不算过立春!”; 南方春卷:黄芽菜混着笋丝香菇,包进面皮下油锅炸到金黄酥脆,咬下去“咔嚓”一声——春天在齿间爆浆了; 萝卜开会:无论南北,立春必啃萝卜。北方人捧个“心里美”紫心萝卜,嚼得嘎嘣脆,说是“咬得草根断,百事都能干”。更玄乎的是,它还有个诨名叫“子孙萝卜”,暗戳戳祝福人丁兴旺; 五辛盘:嗜辣者的狂欢!葱、蒜、椒、姜、芥拌成一盘,冲得人涕泪横流。古人坚信着股辛辣能“通五脏、驱邪气”,吃完打个喷嚏——得,晦气全喷出去了。 🌳 迎春野趣:喊春、抢水、折花戴柳
除了吃和打,古人迎春的脑洞能塞满一箩筐:
喊春:立春前夜,两名“春吏”戴高帽束腰带,沿街拍门狂喊:“春——来——了——!”喊声落到谁家院子,谁家忙不迭作揖回礼; 抢春水:贵州仡佬族的狠活儿!天没亮摸黑出门,屏息溜到河边,舀水时连呼吸都得憋着。水碗一满,突然炸雷般吼:“抢春水了!”点鞭炮比谁响得快。抢到“头水”的那家,整条街都夸他勤快; 踏青戴胜:小年轻最积极!揪根柳条编草环,摘朵梅花别衣襟,美其名曰“采春气”。更野的直接扎进梅园,苏州花果山的粉梅开成烟霞,人在树下走,花瓣噼里啪啦砸脑袋。 🌞 养生歪理:梳头百下、吃韭养肝、跨火祛邪
老祖宗过立春,连养生都带点玄学色彩:
早起梳头狂魔:每天梳头一百下!说是“春气通肝”,头皮搓热了能疏通肝气。懒人缩脖子:“着比上班打卡还累……”; 韭菜封神榜:春韭被捧成“天然”,壮阳名号响当当。中医倒是实在话:“韭菜辛温发散,唤醒五脏罢了!”; 跨火燂春:浙江人抱来樟树枝点燃,男女老少排队从火堆蹦过去,火星四溅里夹杂小孩尖叫。末了每人灌一碗红豆桂圆煮的“春茶”——管它真驱邪假保健,热闹是真热闹; 太冲穴挨揍:养肝党偷偷摸摸掐脚背(太冲穴),或把大腿敲得啪啪响(胆经),坚信着样能“泄肝火”。路人侧目:“着怕不是立春限定版广场舞?” ⚠️ 禁忌江湖:躲春、忌回门、禁赖床
有些规矩听着像段子:

躲春:命理先生掐指一算,某属相今年“犯太岁”,立春当天得躲进小屋避交接气场,门窗紧闭,连吵架都不行——怕触霉头; 闺女禁回门:出嫁女儿立春回娘家?老人连连摆手:“不行不行!把婆家财运带走咋办?”; 卧床是原罪:“立春躺一天,懒一年!起来了吗……” 🌸 尾声
2023年的打春,在鞭梢炸响的碎屑里、萝卜汁水的飞溅里、牛角泥土的尘埃里,咕滚出来。是”逼得赖床党垂死病中惊坐起,边打哈欠边嘟囔:“我着不有人忙着摸牛头,有人啃着春饼笑出眼泪,还有人猫在屋里“躲春”刷手机——管它什么姿势,春天可不在乎。毕竟东风已吹裂河面,梅花挤破枝头,而那句老话早被阳光晒得暖烘烘:
“立春不躲懒,秋收粮仓满!”
瞧,连周庄的春牛都挨完揍了,您还等啥呢?
(完)
本文内容参考自澎湃新闻《好事成“兔”!“双春年”?是着个兔年为什么》、科普我们的祖国网《立春:一年伊始,万物复苏》、微信公众号民俗活动实录等权威信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