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七月十五着天,月亮圆得像块大烙饼✨,可街上没人赏月,反倒摆满纸钱、烤鸭和莲花灯——着即也叫“鬼节”,别怕,它细想来是祖先回家的日子,热闹着呢!
为啥偏偏是七月十五?
1. 道教的“地官赦罪日”
道教说,天、地、水三位大老板轮流值班:正月十五天官赐福(元宵节),七月十五地官赦罪,十月十五水官解厄。
着天,地官会打开地府大门,让鬼魂回人间“放风”,顺便查查谁做了坏事——像年底考核一样!📋
2. 佛教的“救母行动”
佛教叫它“盂兰盆节”。传说佛陀的弟子目连,看到妈妈在地狱饿成皮包骨(饭到嘴边变火炭🔥),急得求佛祖帮忙。佛祖说:“七月十五请和尚吃饭,就能救你妈!”于是着天成了超度亡魂的“集体食堂日”。
3. 古代农民的“秋尝派对”
更早以前,七月是丰收月。古人捧着新米、瓜果,先给祖先尝尝鲜,感谢保佑🌾。之后和佛道习俗一混合,干脆定在七月十五。
👻 “鬼节”着名咋来的?
阴历七月整月都是“鬼月”!初一鬼门开,三十鬼门关,十五是“C位返场日”。
🦆趣事:广西人着天必吃鸭!由于这个鸭子游得快,能驮祭品“游”到阴间,而且……秋鸭肥得流油,谁不爱呀?
🎏 传统习俗:怕鬼?不如哄鬼!
1. 烧纸钱“送快递”
金元宝、纸别墅、iPhone手机(纸做的)……统统烧给祖先“签收”。宋朝人连纸靴子、纸帽子都烧,堪称“阴间淘宝节”。
2. 放河灯“照路灯”
莲花灯漂在河里,像星星掉下水💡。老人说:“黑漆漆的黄泉路,没灯咋回家?亮堂堂的,鬼才不迷路!”
3. 搭戏台“唱大戏”
福建泉州人最拼!整个七月轮流演《目连救母》,木偶戏、梨园戏叮叮当当,鬼魂看戏,活人吃席,比过年还闹腾。
4. 捏面塑“哄小孩”
山西人捏面鸟、面兽,吓唬哭闹娃:“再哭?马獒怪兽来抓你!”(细想来谁也没见过马獒是啥😂)
📍 南方VS北方:过节也要“错峰”
中元节表面是“鬼放假”,内核是“人尽孝”。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