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的世界像一辆突然抛锚的赛车,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集体熄火,下半年则上演了一场“谁先点火谁领先”的突围赛。全球经济这艘巨轮,一边堵着漏水点,一边在风浪中摸索新航线。
全球经济的“ICU”与“康复室”
1. 衰退已成定局,没想象中糟糕
疫情让全球经济来了个急刹车。世界银行预测全年经济萎缩5.2%,相当于一夜回到四年前。剧情在下半年稍有转机:工厂机器重新轰鸣,商店陆续开门,欧洲街头甚至飘起了咖啡香。比如德国经济研究所发现,6月欧洲企业信心指数意外反弹,仿佛病人突然能下床走两步了。
2. 复苏分化为“三个世界”
四把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
1. 疫情:最大的“剧情杀”
7月全球确诊破1400万,美国日增8万例堪比“人形病毒培养皿”。更魔幻的是,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带头反对戴口罩,印度贫民窟人群密集如沙丁鱼罐头——这些国家不是不想防控,而是穷得没得选。
2. 债务“雪球”越滚越大
全球债务总额飙到250.9万亿美元,发达国家杠杆率突破104.8%。美联储印钞机开到冒烟,资产负债表半年膨胀3万亿美元,相当于给经济注射“肾上腺素”,药效过了可能更虚。
3. 中美摩擦转向“金融暗战”
贸易战刚消停,美国突然对我们的祖国官员实施金融制裁,还威胁禁用美元结算。这种“釜底抽薪”招数让市场后背发凉——毕竟全球40%贸易用美元结算,美国相当于掌握了金融系统的“遥控器”。
4. 股市与实体经济“各玩各的”
美股三大指数7月收复疫情前失地,仔细一看:涨的全是亚马逊、微软这类宅家概念股,航空股如美国航空仍跌剩零头。这种分裂就像网红餐厅门口排长队,后厨食材却快烂光了。
华夏的“双循环”生存智慧
当别人还在纠结“开门还是关门”,我们的祖国默默换了种活法:
经济学家郭丽岩有个精妙比喻:“国内大循环是饭碗,国际循环是配菜——饭碗端稳了,加什么菜都香”。
未来藏在三个“密码箱”里
1. 科技革命“快进键”
疫情前视频会议总卡成PPT,此时此刻~连老太太都能用抖音直播卖菜。人工智能、物联网这些“未来科技”被迫提前上岗,像极了考试前熬夜恶补的学生。
2. 城市群“造富运动”
华夏的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正在上演“抢人大战”,给户口、发补贴、建医院学校。这种“基建+人才”组合拳,相当于给经济装了涡轮增压。
3. 绿色经济“新赛道”
欧盟砸5000亿欧元搞“绿色复苏”,特斯拉市值超过丰田+大众总和。谁能想到,曾经被嘲笑的电动车,如今成了资本眼里的香饽饽。重启,而是升级
2020年的全球经济像被丢进滚筒洗衣机:转得头晕眼花,甩干后反而更轻快了。是
尾声:复苏不当美国还在为“戴不戴口罩”吵架时,我们的祖国工厂的机器已轰鸣着赶圣诞订单;当欧洲纠结债务危机时,东南亚的直播带货正卖爆榴莲和咖啡豆。
这场危机戳破了许多泡沫,也催生了新机会。用一位浙江外贸老板的话说:“以前总抱怨订单少,此时此刻~想通了——不是市场没了,是它换了个样子等我”。或许这才是复苏的本质:不是回到过去,而是学会在新的土地上扎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