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2022年科创板那支轰动市场的“天价新股”吗?299.88元的发行价,让万润新能戴上“史上第二贵A股”的闪亮。券商研报清一色欢呼“锂电黄金十年”,机构打call声震耳欲聋。中签的股民们喜滋滋计算着能换几辆新能源车,谁也没想到,这场资本盛宴竟成了噩梦的开始——上市首日暴跌30%,中签者人均血亏4万元,创下年度“最惨新股”纪录。更扎心的是,这场暴跌只是开胃菜:截至2024年8月,股价较发行价跌去90%,2025年开年又继续下挫26.77%。如今公司市值仅剩50亿,甚至比IPO募资额还少10多亿!
业绩变脸比川剧还快。翻开财报就像看魔幻小说:上市前三年营收利润三位数增长,2022年净利润高达9.59亿。可上市钟声余音未散,2023年立刻巨亏15亿,2024年再亏8.7亿。到了2025年一季度,营收看似增长97%达22.78亿,净利润却依然亏损1.56亿,毛利率低至2.66%。这哪是新能源龙头?分明是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典型病号。
估值泡沫:谁吹大了气球?
75倍市盈率的狂欢。当年万润新能发行市盈率高达75倍,比行业平均高出近3倍,活脱脱的“估值怪兽”。超募资金50亿,实际募资额是计划的4.6倍,热钱多得无处安放。保荐机构们却选择性失明:公司2021年产能利用率仅73%,前五大客户贡献超90%营收——这种“把所有鸡蛋塞进一个篮子”的模式,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。
纸上富贵现原形。检验盈利的“照妖镜”。是真正懂行的投资者都明白,现金流才2020-2022年,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-9314万、-3.66亿和-25.51亿,与同期净利润形成荒诞对比。简单说,账上利润堆在应收账款和仓库里,压根没变成真金白银。有散户苦笑:“看万润财报得倒着读,利润先打三折,风险直接翻倍。”
债务雪球越滚越大。2021年底公司账上现金3.1亿,短期借款却高达8.23亿,资金链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。三年过去,2025年一季度账面现金增至36.5亿,短期负债规模突破60亿大关,资产负债率超70%。经营?是这哪分明是高空走钢丝。陷阱?是
当前估值:便宜还
市净率跌破1的秘密。截至2025年4月底,万润新能市净率(LF)仅0.8倍,市销率(TTM)约0.51倍,市盈率(TTM)则因持续亏损显示为-4.9倍。表面看像是“打折甩卖”,细看资产结构却暗藏危机:2025年一季度存货同比激增40.4%,而同期应付票据及账款增长19.4%——库存积压与偿债压力同步攀升,流动性风险亮起红灯。
技术突围的赌注。公司近期押注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,2025年5月拿下宁德时代超级订单:约定2025-2030年供货132万吨磷酸铁锂,预估金额近400亿元。这份“救命合同”附加严苛条款:若未完成年度保供量,最高需支付宁德时代2352万元违约金——对现金流紧张的公司无异于带刺的玫瑰。
曙光还是回光?
断臂求生进行时。面对困局,万润新能开始收缩战线:2025年7月宣布终止50亿元武汉研发中心项目,理由直白得惊人——“市场环境变化及内部资源优化”。逢着加速产能调整,山东基地12万吨产能投产,试图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。
行业回暖的春风。整个磷酸铁锂市场正在复苏。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09GWh,同比增56.7%,占动力电池总装车量74.6%。政策面上,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延续,储能需求持续增长,给公司带来喘息机会。2025年2月因年报减亏刺激股价单日大涨5.87%,说明市场仍对行业拐点抱有期待。
申购警报:这些雷区别踩
现金流是生死线。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再度转负至-4.65亿元,同比减少11.14亿。流动比率0.81、速动比率0.69,远低于安全水平。当一家公司连借钱都用来补现金流窟窿时(筹资现金流净额增3.1亿),其财务稳定性值得警醒。
股东撤退的信号。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变动犹如“逃难实况”:2024年末湖北尚联置业等新股东进场,到2025年一季度其持股比例迅速下降0.144个百分点;安徽金通新能源基金同步减持,广发多因子基金则火速接盘——机构玩家们显然在玩击鼓传花。
写在最终
万润新能的故事像极了寓言里追风筝的孩子:看着天上高飞的纸鸢(锂电风口),却忘了脚下悬崖(现金流断裂)。75倍PE的疯狂定价,本质是机构与上市公司合谋的资本游戏。如今潮水退去,裸泳者原形毕露——转机总在绝处萌芽。
对普通投资者?记住三戒律:
风筝线攥在宁德时代们手中,而放风筝的人,早已换了面孔。